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資助設立)
    鄔峰高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143-181.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7
    本文在概述中國與蘇丹語言文化交流歷史的基礎上,首先從政治互信、經貿互惠和外交互動等角度分析了蘇丹中文教育發展的時代背景;其次從中文教育機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角度研究蘇丹中文教育的現狀;接著從軍事衝突、辦學經費短缺等角度剖析蘇丹中文教育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最後嘗試從教學機構(中小學)、教學渠道(線上教育)等角度提出了蘇丹中文教育發展的應對對策與建議。蘇丹當地的專門用途中文教育獨具特色,在其發展歷史、現狀與未來趨勢方面均表現得非常突出,諸如「藝術+中文」教育,「醫療+中文」教育,「職業培訓+中文」教育等均具備相對悠久的發展歷史,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 特約稿專區—醫學探索
    袁開盛, 吳冰, 胡瑞翔, 董志勇, 王存川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1-1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1

    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成為公共衛生挑戰。據統計,全球肥胖人口不斷增加,已超過30%的人口,而中國的肥胖人口亦迅速增加,超過50%的成人被診斷為超重或肥胖。肥胖不僅影響個體健康,還與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關,對社會經濟產生巨大負擔。目前,治療肥胖的手段多樣,包括飲食控制、運動、藥物干預以及手術治療等。然而眾多方法中,減重手術被證明是最為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於伴隨有肥胖相關疾病的患者而言,其效果更為顯著,這也催生肥胖代謝外科的發展。中國作為肥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中國的肥胖代謝外科也歷經廿多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本文將介紹中國肥胖代謝外科的背景和概念,回顧中國肥胖代謝外科的歷史和發展,包括手術種類、技術突破等,也將探討中國肥胖代謝外科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提出未來發展建議。

  •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論文
    王藝璇, 唐娟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41-60.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3

    居民對旅遊業的態度是影響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澳門旅遊業飛速發展而引發的旅遊承載力不足等問題,給本地居民生活帶來壓力和不便,主客矛盾日益突出。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居民與遊客之間的情感態度發生了變化,本研究旨在探究後疫情時期澳門居民對遊客的情感團結如何影響他們對旅遊影響的態度。研究通過定量的方法,使用SPSS24和SmartPLS3.0對422份來自澳門居民的問卷進行數據分析。結果發現後疫情時期澳門居民對遊客的情感團結的不同維度在不同程度上對他們對旅遊影響的態度產生了積極影響。本研究在疫情關鍵點重新審視了居民與遊客情感團結以及情感團結相關關係的變化,研究結果給澳門政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促進了澳門可持續發展,具有實踐意義。

  • 澳門科技大学廿三周年校慶榮譽博士講座系專欄
    吳為山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1-12.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1
    中國的藝術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有當代中國的優秀藝術作品。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自己的創作者,中國當代藝術要有被世界認可的大師,要向世界提出我們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是具有人類共同價值的。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就是問道與傳道的過程。只有問道與傳道相結合,才能產生世界的文化對話。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資助設立)
    段然, 魏慧萍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129-161.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7

    伴隨全球化發展進程,第二語言乃至多語的學習已成為常態,第三語言習得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視。本研究在借鑒海外三語習得研究理論成果的基礎上,以漢語語序習得為切入點,探討泰語為L1,英語為L2,漢語為L3的學習者語序習得過程和語言遷移現象。研究發現,漢語作為三語習得的泰國學習者在整體感知語言距離的基礎上做出了不同層面和語言要素的遷移選擇,且這些選擇在語序、詞彙等方面呈現為非單一化的遷移來源和方向,其選擇機制取決於如何能減低三語習得過程中的認知難度,提升學習成效。在漢語語序習得層面,L1(泰語)語序遷移佔據絕對優勢,學習者表現出對L2(英語)語序遷移的整體屏蔽。但L2(英語)並非對L3(漢語)習得不產生影響,其影響主要體現在詞彙層面的遷移中。此外,學習者在L2(英語)或L3(漢語)學習中積累的語言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將促進其元語言意識的發展,進而對多元語言能力的養成產生積極作用。

  • 醫學論文
    Chonin Cheang, Wengtong Chan, Xiaona Wang, Sujian Xia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7-50.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2
    Cervical cancer and HPV-related diseases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rough HPV vaccination. Yet, in mainland China, there is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young people who are at the optimal age for HPV vaccin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HPV-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willingness to vaccinate among this population, analyze associated factor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strategies. We performed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 recruiting 892 participants. Of these, 86.7% had heard of the HPV vaccine, and 83.3% reported their willingness to receive the HPV vaccinat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influencing vaccine uptake is females who had heard of the HPV vaccine, believed in their ability to self-determine vaccination, encouraged their sexual partners to get vaccinated, and were in favor of incorporating the vaccine into routine vaccinations. In conclusion, despite high willingness, Guangzhou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a low actual HPV vaccination rate, with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being the main, yet insufficient, sources of HPV knowledge. Enhancing vaccination coverage in China requires boosted awareness, cost regulation, and national campaign implementation.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資助設立)
    王肖玥, 吳勇毅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119-142.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6
    「概念為本」的語言教學信念要求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習者使用語言的「工具性」,更要利用語言「思維性」提升語言學習效果。教學信念的轉變與形成受到內外因素驅動。通過紮根理論研究發現,個體因素、教學現實、互動反饋、組織吸引力、職業發展動力五大主範疇是影響「概念為本」教學信念轉變與形成的主要因素,五大主範疇及其所屬十三個副範疇相互作用,構成「概念為本」的語言教學信念模型。該教學信念形成遵循「外部刺激—主體體驗—自我認同」的發展路徑。同時,本文總結歸納「概念為本」的語言教學信念的具體特徵。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資助設立)
    吳晶, 尤舒翔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141-166.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7
    本研究借助實驗語音學的方法,考察十二名老撾中級水平漢語學習者普通話單字調及上聲相關兩字組的的產出情況。實驗材料中,單字調包含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個調類,每個調類四個例字。兩字組設計八個組合,涵蓋了上聲作為前字和後字的所有情況,且每個組別又分別設計了真詞(即真實存在的詞語)和假詞(由兩個真實存在的單字組成一個不存在的詞語)。實驗結果顯示,單字調中,老撾中級水平漢語學習者雖然相較中國學生而言,存在整體調域偏窄,上聲調長明顯偏短的情況,但基本能掌握普通話四個聲調的調型,且能較好地在產出中區分陽平和上聲。在兩字組中,大部分老撾學生能掌握上聲相關的變調規律,但在假詞中的產出準確率要低於真詞。從組合來看,無論是真詞還是假詞,上聲+上聲組合的偏誤率都最高,發生偏誤的上聲前字均誤讀為半上,同時這個組合中的上聲後字也容易出現偏誤,發生偏誤的後字均誤讀為陽平。從上聲三個變體的產出情況來看,老撾中級水平漢語學習者的半上習得情況最好,其次是全上,最後是升調,這說明老撾中級水平漢語學習者尚未真正內化與普通話上聲有關的音系知識。本研究填補前人研究中關於老撾留學生兩字組實驗材料假詞部分的欠缺,對老撾學生的上聲及其相關變調的產出進行深入考察,全面揭示老撾中級水平漢語學習者在產出上聲及其相關變調時存在的偏誤,為上聲及其變調的教學策略提供依據。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
    楊靜雲, 王婷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189-211.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8
    本研究採用跨語言重複啟動的心理學實驗範式,以俄語—英語—漢語三語留學生為研究對象,考察三語漢語水平不同者的語義通達機制,結果都發現了顯著的跨語言重複啟動效應。結果顯示:(1)二語熟練、三語相對熟練者,三語漢語詞彙語義通達會借助二語英語,不借助一語俄語;(2)二語熟練、三語不熟練者,三語漢語詞彙語義通達也會借助二語英語,而一語俄語則起抑制作用。研究還發現,除了語言水平,三語語義通達還受到語言距離、語言地位、新近使用程度等跨語言因素的影響。
  • 人文藝術學論文
    彭堃, 郭元明, 孫瑱, 柳旭東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65-94.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4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使用健康信念模型,結合代理效能和政府信任度,研究影響澳門青年居民接種新冠疫苗的行爲意願的因素。研究發現,感知易感性、感知收益和行動線索正向影響新冠疫苗接種意願,感知嚴重性和感知障礙負面影響新冠疫苗接種意願;研究同時發現,政府信任度作爲調節變量促進了感知易感性對新冠疫苗接種意願的正向影響,也抑制了感知嚴重性對新冠疫苗接種意願的負面影響;代理效能抑制了感知嚴重性對新冠疫苗接種意願的負面影響。
  • 人文藝術學論文
    李亞青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61-7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4

    電影是傳播文化遺產的介質和活態保護文化遺產的載體,有助於永葆文化遺產的生命力。澳門首部本土電影《大辮子的誘惑》不僅呈現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而且反映澳門的宗教信仰、節慶儀式以及地方方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研究澳門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視覺檔案。本文以《大辮子的誘惑》為研究文本,結合羅蘭·巴特的圖像分層理論,分析澳門文化遺產元素和符號在該電影中語言學訊息層和外延圖像層中的體現,及其對於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情節的推動、主題的表達等方面的含蓄意指作用,探討如何用電影講好文化遺產故事。

  • 中醫藥學論文
    余典, 尹田鵬, 李剛, 王彩雲, 白麗萍, 朱國元, 張偉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79-107.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5

    肺癌是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發病率最高,約占肺癌的80%。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變是NSCLC最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吉非替尼(Gefitinib)可通過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從而調節其下游信號通路並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生長,顯著改善NSCLC患者的治療及預後。然而,多數接受吉非替尼治療的NSCLC患者最終會產生獲得性耐藥並導致治療效果降低。獲得性耐藥最常見的耐藥機制是EGFR T790M突變,在耐藥病例中占比大於50%。研究表明,β-catenin在EGFR T790M突變的NSCLC細胞中高表達,下調β-catenin表達可增加NSCLC細胞對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從而抑制NSCLC腫瘤的生長。因此,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可能為延緩或克服EGFR-TKIs耐藥提供新的治療策略。蘆薈水提物是一種中草藥提取物,在抗癌、抗病毒、免疫調節等方面均有顯著的生物活性,且毒副作用小。在前期實驗中發現蘆薈水提物對Wnt/β-catenin通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蘆薈水提物對NSCLC的藥理作用及其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蘆薈水提物聯合吉非替尼在NSCLC耐藥細胞株中的作用及其機制。選取NSCLC耐藥的細胞模型為研究物件,分別給予吉非替尼、蘆薈水提物或二者聯合,進一步通過磺醯羅丹明B(Sulforhodamine B, SRB)法、細胞劃痕實驗(Scratch wound healing assay)、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檢測NSCLC細胞增殖、遷移、凋亡、週期以及相關蛋白表達水準。結果發現,蘆薈水提物與吉非替尼聯合用藥後對A549、PC-9和H1975細胞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呈濃度依賴性,尤其是對吉非替尼耐藥細胞株H1975細胞的抑制效果最顯著。相較于吉非替尼或蘆薈水提物單獨用藥組,聯合用藥組H1975細胞的遷移能力明顯降低。此外,蘆薈水提物能有效增加吉非替尼誘導的H1975細胞的凋亡率且聯合用藥可誘導H1975細胞發生G2/M期阻滯。進一步研究表明,高濃度聯合用藥組對H1975細胞中的Wnt/β-catenin通路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蘆薈水提物可能通過Wnt/β-catenin通路增強H1975細胞對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抑制細胞增殖和遷移、促進細胞凋亡以及誘導細胞發生G2/M期阻滯,可能對延緩或克服吉非替尼耐藥有重要意義,為臨床治療EGFR-TKIs耐藥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理論基礎。

  • 語言學論文
    楊火枚, 孫建榮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139-164.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6
    國家形象在應急事件中往往會發生巨大改變,而媒介語言使用更會突顯這些改變。本研究聚焦澳門地區媒介語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導中與國家形象建構之間的關係,採用費爾克勞(Fairclough)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三維框架,對《澳門日報》2021年全年有關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歷時報導進行分析,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三個層面剖析國家形象建構之話語功能。研究發現,媒介語言中選取的高頻詞和搭配強的詞語語義傾向多選用表正向評價的詞語;在議程設置方面更多為積極正面報導詞語,國內主流媒體的權威資訊源為主要資訊源,且採用更能體現澳媒體立場的間接方式轉述資訊,建立積極正面引導、更易於受眾認同的新冠疫情防控話語,對構建以共同抗疫、可親可信可敬及大國者責任與擔當的抗疫形象起到積極作用。
  • 澳門科技大學廿三周年校慶榮譽博士講座系專欄
    王恩哥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1-6.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1
    物理學是科技發展的基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本文從物理學家研究自然界本質問題的視角切入,通過對原子的發現、量子力學演變及當今物理學發展歷史的講述,展示物理學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
  • 語言學論文
    陳凌, 葉橫明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95-11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5
    本文以調查問卷的方式以廣東省高校大學生對新冠疫情相關詞彙之熟悉度進行調研,並從性別、專業、年級三個方面調研其新冠疫情相關詞彙的熟悉度差異。通過社會語用學、語言傳播學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得出從性別差異來看男生更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之專有名詞;從專業類別來看,醫學專業學生更加關注「疫病名稱、機構和場所名稱、病理症狀、器具名稱、醫學名詞、專有名詞、其他詞彙和職業群體」之詞彙;從不同年級來看,「病理症狀」之詞彙對於不同年級有顯著差異,同時大一的學生顯著低於大二、大三的學生。從性別差異角度分析男生更加關注「專有名詞」的原因。另,從社會背景和社會認同的角度分析醫學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新冠疫情專業類詞彙的原因。從認知角度分析了大一新生對於「病理症状」這類詞彙認知低於大二、大三學生的原因。最後,使用「知識溝」假說解釋了不同性別、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對新冠疫情相關詞彙關注度無差異的原因。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受傳者的差異性影響傳播之效果。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
    杜鳳梅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165-18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7
    本研究基於現有文獻,採用不限時語法判斷任務和目標詞監控實驗方法,旨在考察泰國漢語學習者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發展。研究結果表明,語言水準、句子是否存在違例對顯性知識的發展有顯著影響,而語法專案類型則對其影響不顯著。另外,語言水準和語法專案類型對被試在隱性知識測試中的反應時產生顯著影響,其中,漢語母語者在目標詞監控任務中表現出最短的反應時,而低水準泰語漢語學習者的反應時最長。此外,研究還發現語言水準和語法專案類型之間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最後,語言水準、語法專案類型以及句子是否存在違例對被試在隱性知識測試中的正誤率判斷產生顯著影響。這一系列結果表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發展進程存在不同步和不平衡的特點,語言輸出受顯性知識的監控作用,而學習者的隱性知識水準是否能夠達到漢語母語者水準與所學漢語語段的複雜性有關。
  • 法學論文
    陳芹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19-40.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2

    我國應對新冠疫情的刑事政策是有效的,它擺脫「從嚴」或「從寬」的傳統思路,強調「依法」,這為探索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以及刑事政策與刑法的關係提供新思考範式與分析樣本。刑事政策只能在立法允許的範圍內作用於刑法的實施,臨時性刑事政策是影響刑法實施的「變數」,它可以增加刑事程序的及時性與靈活性,擴大刑事立法中原有罪名的覆蓋面,從而在突發事件中作出及時反應。長時性刑事政策是影響刑法實施的「常量」,它能作為立法原意影響刑法解釋,進而影響刑法實施,使之合乎政策考量,疫情期間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分充分體現這一原則。

  • 商學論文
    劉麗芬, 劉若斯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83-110.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4
    企業僅以優化內部資源優化為導向來實施低成本戰略是不充分的,因此從企業外部供應商關係視角出發,採用ABJ模型和Weiss模型研究企業成本粘性的前因變數,以期打開企業成本控制的「黑箱」。本文以中國A股上市企業2011-2019年的資料為樣本,從研究得到供應商集中程度與企業成本粘性負相關;而且管理者能力會增強二者之間的關係。此外供應商波動程度則與企業成本粘性正相關,但管理者能力會抑制二者之間的關係。據此研究提出:企業成本控制既要從企業內部管理出發,也要關注外部供應商關係,企業之間的競爭已拓展到供應鏈層面;而且企業管理者能力在供應鏈層面的競爭中是存在且有效的,它會幫助企業調節外部供應商關係對內部成本粘性的影響。
  • 商學論文
    袁虎聲, 邱嘉鳴, 許育文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13-36.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2
    本文研究感知隱私政策有效性對顧客信任的影響機制,有利於促進服務商的隱私政策更加透明和加强顧客隱私保護。基於認知評價理論提出了感知隱私政策有效性如何影響顧客信任的研究模型,幷通過量化分析的方法對研究假設進行了驗證。數據分析結果表明,感知隱私政策有效性透過隱私風險感知和隱私安全感知的雙層中介正向影響隱私意識,隱私意識作爲中介變量正向影響顧客信任。本研究從認知評價理論找到了感知隱私政策有效性可以提升顧客信任的原因,在理論研究上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視角;實踐上有助於服務商加强隱私政策披露,做到權限要求與保護措施相一致,可以降低顧客對隱私風險的感知和提高對隱私安全的感知,從而提升對移動支付的信任。
  • 文學論文
    李柏林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39-64.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3
    本文辯證地吸取了清代評點派紅學的合理內核,利用《周易》的義理和象數層面的方法對《紅樓夢》文本的內在意義進行分析提取,從而認為《紅樓夢》一書在對儒家的禮教思想進行批判的同時也藴藉著對原始儒家思想進行肯定、復歸的傾向。本文首先簡要回顧了紅學史中的易學評點派,試圖論述易理批評在紅學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既而認為易理闡釋的方法論依據在於卦義和人物義理的「合義相通」。最後則以易理批評為實踐闡釋《紅樓夢》中的人物秦可卿在義理層面合於《周易》中《姤》卦,北靜王在義理層面合於《復》卦;《姤》《復》二卦的旁通關係在《紅樓夢》文本中也體現為兩個人物的實際關聯,從而進一步論證易理方法在探尋《紅樓夢》文本內部意義層面的一定的實用價值。由易理批評而導源出的人物義理也在相當程度上對理解《紅樓夢》的書旨、思想傾向具有助益,對進一步重估《紅樓夢》與儒家思想的深刻聯繫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醫學論文
    黃清華, 王吉善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51-82.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3
    如何發展患者安全學科,是全世界患者安全領域的共同關注。自2013年以來,美國患者安全運動基金會主辦的「世界患者安全、科學和技術年度峰會」,爲患者安全提供一個「患者安全、科學和技術」(PS-ST)的發展框架。PS-ST強調對患者安全相關的科學和技術保持開放狀態,以便廣泛吸收科技成果發展患者安全知識,重視「切實可行的患者安全解決方案」,但似乎也存在某種不足:PS-ST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還不是「患者安全科學和技術」,也無完整的患者安全人文概念,與一門獨立的成熟的「大醫科」基礎學科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建議按照「患者安全科技與人文」(PSSTH)的發展思路豐富和完善患者安全學科,全面構建PSSTH知識體系,建設更安全的衛生健康體系、具有高可靠性的醫療保健系統,彌補中國在這一領域尚無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教材教程的不足。PSSTH不僅能夠較好地適應中國培養「醫工理文融通」,「新醫科」人才的需要,以應對經濟社會發展、新科技革命和新健康風險挑戰,也是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基於對患者安全本質的理解,從綜合防控患者安全事件(PSEs)的需要出發,文章運用創新性思維,提出並概要論述這一觀點。
  • 法學論文
    武俊松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4): 111-13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12.005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立較為完善的漁業資源養護與適度利用制度,為魚類種群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然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愈演愈烈,尤其是海平面上升和海洋暖化,極大地挑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項下的漁業資源養護與適度利用制度,這主要表現於漁業資源管轄權或將變更、過度捕撈情勢惡化、國際漁業爭端增加等多個方面。基於此,通過維持或凍結領海基線、保存海上地物的權利、加強國家之間的合作、完善區域和國際治理機制等措施或許可以實現穩固現行國際海洋秩序的效果。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資助設立)
    周思佳, 蘇珩驊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3, 17(3): 111-12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3.09.006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質量保障體系近年來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通過對中外合作辦學院校西交利物浦大學的中文項目在考核方面的質量管理和保障辦法進行介紹,進而對我國高等院校各項目如何在考核中建立質量保障體系提出建議。本文認為,建立考核的內審和外審機制、引入考核設計和成績審閱報告體系將有效改進高校在考核方面的質量管理水平,從而提升高校學術標準。

  • 酒店與旅遊管理學論文
    趙中琪, 鄭定邦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1): 37-64.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1.003
    不同遊客本身對科技持有不同的態度,這些態度引發的對線上評論不同的感知以及後續影響是值得探討的話題。因此,遊客對科技的態度會如何影響遊客決策速度是本研究的重點。本研究通過建立遊客對科技的態度與決策速度關係的模型,使用科技採用傾向(TAP)量表來衡量遊客對科技的態度,並測試在信任、說服力和有益性中介作用下對決策速度的影響,受訪者受邀閱讀真實的酒店線上評論後完成調查問卷。研究結果顯示遊客對科技的態度會正向影響遊客感知(信任、說服力和有益性),並通過有益性和說服力的中介作用正向影響決策速度。本研究的原創性和價值在於從新視角探索遊客決策過程,從遊客對科技的態度角度出發,創新性地探究其對遊客決策速度影響的內部機制。
  • 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專欄(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資助設立)
    楊火枚, 趙海霞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119-140.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6
    搭配和類聯接是二語詞彙習得的重要內容,類聯接是詞語組合類別的抽象表達,搭配是類聯接的具體體現。基於語料庫,採用中介語對比分析法,以漢語學習型詞典中動詞的例證搭配及類聯接信息展示為文本,對現代漢語的常用動詞「進行」進行實證分析,通過考察偏誤現象,得出的結果可以為漢語學習型詞典的編撰提供借鑒和啟發。考察具體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分析漢語學習者「進行」這一詞語的搭配情況和類聯接形式以考察其習得的現狀,其二是探討漢語學習型詞典在搭配的例證收錄和類聯接信息展示方式的特點。分析結果發現,漢語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動詞「進行」一詞的搭配和類聯接方面差異較大,漢語學習型詞典在搭配方面的例證呈現典型度、搭配信息詳細性及詞義辨析範圍等方面存在不足,在類聯接信息展示方面也存在信息展示隱形化及脫離學習者實際等問題。
  • 商學論文
    吳銘, 王少嵩, 李新, 梁思琦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13-3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2
    從源頭進行垃圾分類一直被認爲是解決城市固體廢物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受限於發展中的國家資金短缺和居民意識不足,難以在全社會長期實行垃圾分類。因此,本文通過構建政府和居民之間的博弈模型,分析我國居民關於垃圾分類的最優行爲決策和政府對此的最優收費決策。研究顯示,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爲與政府的收費政策,與其自身的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成本等有關,政府可以通過宣傳垃圾分類,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政策來引導和促進居民進行垃圾分類達到垃圾源頭減量化的目的。發展中的國家政府實行固定收費能有效的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使得社會環境得到改善。
  • 文學論文
    曹樂怡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65-8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4
    托尼・莫裏森的小說《慈悲》講述一個發生在十七世紀殖民時代美國的故事,此時蓄奴制處於萌芽階段,種族和性別衝突開始出現。本文運用黑人女性立場理論,主要分析故事主人公弗洛倫絲及其經歷,探討其如何從一個柔弱和無知的小女孩轉變為一個堅強和獨立女人。白人女孩簡和鐵匠在故事中扮演黑人女性立場理論中圈內局外人的角色,他們在弗洛倫絲的自我身份構建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幫助她拋棄了舊的、錯誤的立場,樹立起一個全新的看待自己、看待社會邊緣群體、看待蓄奴制的立場,最終重新定義和評價自己作為黑人女性的身份。最後,通過在奴隸主雅各的大房子裏寫下自己的經歷,弗洛倫絲將一個非籍女性奴隸的觀點,注入白人男性至上的社會主流意識中,而這新的知識使得社會邊緣女性的聲音不再被忽視。
  • 社會人類學論文
    代淩婕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89-118.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5
    西方人類學者齊爾茨(Geoff Childs)與巴爾金(Gareth Barkin),金斯頓(Ben Kingstone)分別在2004年和2014年對海外藏人婚戀狀況開展過田野調查,寫成〈再造認同:用圖像提高南亞流亡藏人的出生率、促進族內婚〉和〈達蘭薩拉的約會〉,兩篇文章前後相差十年,透露了南亞藏人婚戀行為及特徵的發展變化。本文以該發展變化為靈感,根據筆者在尼泊爾、印度、不丹藏人社區的田野調查,將通婚圈作為討論對象,來分析背景各異的南亞藏人群體在擇偶通婚上存在何種普遍規律和特徵?通過參與觀察和訪談,後續追蹤和論證,本文得出如下結論:南亞藏人在特殊歷史、傳統習俗禁忌、民族主義和現實政治的 「招魂」下以圈層結構的族內婚為主,但以「資本」和「生境」為考量的跨區域、跨族際婚戀已是大勢所趨。本文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介紹南亞藏人、提出問題、綜述前人研究、介紹民族志案例、最後做總結。通過前期田野調查和論述,本文認為南亞藏人群體分散各地的現實處境及其特殊離散歷史激發了通婚動力及對象的多元化,且呈現了一幅以資本和生境為指標的擇偶圈層圖。該圈層圖具有:由「低流動性、強民族主義和強集體主義」到「強流動性、弱民族主義和強個人主義」的歷時性變化特點。
  • 與科大卓越同行一前沿學術發展動態專欄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0, (): 212-231.
    願景與簡介:為向校友與各界社會人士展示澳門科技大學最新學術動態,《澳門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特設立「與科大卓越同行—前沿學術發展動態專欄」,分為「大學發展」與「前沿學術動向」,精選各領域最新學術研究發展與成果。目前專欄定於夏季刊與冬季刊出版(本期例外),特定專號或紀念專號將順延至下一期出版。此外,專欄內容亦會適時發布於本刊網站,感受澳門科技大學之各項活動、科研成果與喜悅。
  • Kishore Mahbubani
    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2024, 18(2): 1-12. https://doi.org/10.58664/mustjournal.2024.06.001
    The following is an edited transcript of the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23rd Anniversary Honorary Doctoral Lecture by Kishore Mahbubani on March 27, 2023. In this lecture, Mahbubani argues that while Asia has made great leaps in economic strength and influence in recent decades, political, normative, and cultural power remains overwhelmingly in the West, creating structural global imbalances which need to be corrected. At the same time, Asia's ascendancy could be jeopardized by regional divisions caused by great power contest. If Asia is to return to its historical economic domin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not only must Asian countries continue to grow their economies, they must also work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other non-Western countries to create a more equitable world order.